小宝宝户外活动不足会促进近视的发生吗?

小宝宝户外活动不足会促进近视的发生吗?

时间: 2024-02-01 15:49:52 |   作者: 燃油观光车

  “预防近视要多进行户外活动”——这一个道理经过多年的科普,已经深入人心了,家长们也慢慢变得关注孩子视力健康发育。

  在儿保门诊中,就经常有家长问:孩子还小,户外活动很有限,做不到每天户外2小时,会不会很容易近视?需要做些什么预防?

  虽然我们尚不完全清楚晒太阳能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和延缓近视发展的具体原理,但目前确实有很多对照研究都证实了这个结论,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结论,国内外眼保健机构才均提出了“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的建议。

  然而,可以让我们正视的是,这些研究的样本大都选择的是学龄前(入托后)、学龄期与青少年的儿童,而这些儿童的视力发育水平所处的阶段并不完全等同于出生后眼睛才起步发育的婴儿,且婴儿亦没有大年龄儿童的固定室内课堂时间与课业压力,眼部短距离注视的维持的时间与用眼疲劳的几率更低。

  所以,前者的研究结论仅可以拿来参考,但直接“等量套用”小宝宝眼睛上显然是不够严谨的。与用眼习惯、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于大年龄儿童视力的影响力度不同,在婴儿近视的发病原因中,遗传这个先天因素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

  令我们挫败的现实是,往往单纯依靠后天的日晒并不能改变遗传基因埋下的结局。相比晒太阳,从小避免或限制电子屏幕时间、避免长时间持续短距离用眼等措施亦尤为重要。

  婴儿的视力从出生开始的微弱感光能力,逐渐发展到可以辨析轮廓,再到出现对颜色的感知,目之所及由近及远,到满岁时达到基本能看清室内的所有事物。

  当宝宝的视力觉察范围尚小时,与其整日抱着宝宝在户外晃悠以增加“远眺机会”,尚不如多和宝宝进行追视练习、人脸互动来得意义重大。

  要知道婴儿眼部的发育,在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屈光度之前,更早要关注的是其动眼肌群的活动能力与灵活程度。

  而“小肌肉”的活动与及控制能力和“大肌肉”一样需要得到充分的练习,而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当下更适合的练习则显得很重要。

  虽然目前主流学说认为每天至少2小时的白天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有效,但并没有绝对的证据说每天的户外活动必须均衡。很多研究文献提到的其实是每周累计不少于10-15小时的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有效。

  而过多的日晒尤其是无保护下的日晒又可能增加宝宝角膜灼伤(光性角膜炎)的几率,以及未来白内障、翼状胬肉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且具有积累效应(一个人一生中,眼睛的80%的紫外线岁之前)。

  所以,所有儿童孩子与成人一样同样需要重视眼睛的防晒,炎炎夏日在外出时,做好眼睛防晒措施,如使用帽檐宽超过10cm的遮阳帽。而对于婴儿来说,建议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较强的时间段外出。

  婴儿相较于大年龄儿童,其觉醒时间更短,外出前后的穿戴等准备过程耗时更多。

  对于宽檐帽的使用配合程度更差,尤其是小婴儿,除了视力以外同时还要关注更多的内容,比如喂养、睡眠节律,哄睡环境和入睡习惯的培养,粗大与精细运动等能力的锻炼,湿疹、虫咬皮炎等皮肤问题,以及预防接种尚未完全覆盖下的传染病易感性等问题……

  由此看来,“户外活动”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眼科关注事件”,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来权衡利弊和调整策略。

  适当的光照有助于抑制宝宝眼轴的增长,除了户外以外,在保证高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打开窗户,让阳光洒进屋内,在阳光下铺上爬爬垫,或者在阳台上(不隔着玻璃)给宝宝提供晒太阳的机会,相对来说同样便捷且有效。

  有研究证实,即使在1000-3000 lux的光照度也足以预防近视的发展,家中备一个照度计监测宝宝玩耍的环境光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将大量带宝宝外出的时间省下来,或者结合起来进行婴儿操、抚触、亲子游戏以促进宝宝各项运动能力的发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外出时宝宝更多是被抱着或者坐在婴儿车中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会大打折扣。

  而对于已能自主活动(比如行走、跑跳)的大宝宝们来说,坚持每日户外活动并且逐渐拉长时间则是运动和视力发展双赢的选择,尤其是在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预防免疫屏障,以及开始对探索外界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就像我们不会以生长曲线中的平均身高去评估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在评估孩子有无近视风险时,更建议动态观察,而不是只看一次的检查结果。

  在卓正儿保医生会告诉家长孩子需要从1岁开始就做视力的检查,来排查异常的屈光不正,少数存在高危因素或异常表现时能提前到6月龄开始,再小年龄段则缺乏可靠的参考数据。

  但视力筛查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仅能作为参考,结果异常时需转眼科评估散瞳验光。

  婴儿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即使有一定度数的远视也有一定可能会调节到正视,也就是视力筛查仪测出来的远视度数很可能比实际数据要低。

  只有经过有经验的视光师或医生,给孩子做睫状肌麻痹,即散瞳后验光,远视度数才是准确的。临床上甚至见过视力筛查结果为近视的孩子散瞳验光发现仍然有远视。

  并且,婴幼儿即使存在中高度远视、散光、近视等不正常的情况,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屈光度数仍有变化的可能。

  所以,以一次随机视力筛查仪的结果来评价孩子是不是真的存在近视以及定论其远视储备情况是不靠谱的。因此,儿保定期监测视力,3岁后至眼科建立屈光档案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上一篇:臭氧、高温、紫外线消毒各有利弊最牢靠的还数海尔光波巴氏

下一篇:过量紫外线引发皮肤癌疾病 每年有6万多人逝世

一键拨打